工业工程系最早在那个学校设立?目前中国有多少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
工业系最早在那个学校设立?目前中国有多少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这个专业就业率如何啊?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总体概况   工业工程在国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美国七大工程学科之一。它融工程和管理于一体,对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工业工程是关于复杂系统有效运作的,它将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对制造业、服务业等企业或组织中的实际工程与管理问题进行定量的分析、优化与设计。它是一门以系统效率和效益为目标的、独立的工程学科。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系馆坐落在清华大学主楼区舜德楼5层,教学、科研和人文环境十分优越。 【立系宗旨】   To become world class leaders i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 which contributes to increased gross national productivity, increased quality of life, and increased standard of living in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在教育与研究方面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系,致力于提高中国和世界的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萨文迪 【历史沿革】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学科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3年第一批获准设立工业工程硕士专业,1997年起设立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后又获准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授予工业工程方向工学博士和硕士学位。2001年10月正式成立工业工程系,特聘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渡大学萨文迪教授出任首届系主任和讲席教授。2004年10月萨文迪教授已顺利完成第一任期并续聘第二任期(2004.10~2007.10)。工业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28人,其中教师23人,均为留学归国的博士或在国外进修过的中青年教师。   Salvendy教授为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确立的目标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工业工程学科。建系五年来,工业工程系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教育体系和办学特色】   工业工程系下设“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有“工业与系统工程”和“物流工程与管理”两个研究生培养二级学科。工业工程系的目标是高起点、高水平,参照国际一流的标准,建立了与世界一流大学接轨的工业工程学科和教育体系。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是我系办学的鲜明特色,每年邀请十余名美国、德国等世界知名学者来校讲学和授课;同时每年选派3-4名青年教师赴世界著名大学进修;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开展了中德政府间双向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从2001年开始,每年选派20名研究生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学习一年,然后回清华完成硕士论文,可分别获得两校授予的硕士学位;同时每年接受来我系学习的十余名德国学生,完成学业后,两校同样可分别授予工业工程硕士学位。2004年7月,工业工程首批赴德学生已顺利完成学业,同时获得清华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两所大学的工业工程硕士学位。 工业工程的专业课程均采用国际知名出版社的原版英文教材,并实行以英语为主的双语授课。   工业工程系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和能力训练,已经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先进制造与仿真、生产系统与自动化、人因工程、数字化企业、物流工程等教学科研实验室。并安排我系高年级学生在著名企业参加暑期实践,接收学生实践的企业有:   富士康科技集团(深圳龙华厂区、上海昆山厂区)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广州花都工厂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广东志高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长安福特汽车公司   北京电力医院   北京国际工程公司   天津顶正印刷包材有限公司 【研究方向与研究项目】   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在运筹与物流工程、生产工程和制造系统、生产管理、企业信息化(CIMS)、工效学与人因工程等方面有长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863项目,并与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合作,与Caterpillar、Liberty Mutual、铁道部、奥组委等国际国内著名企业和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工业工程系现有三个研究室:运筹与物流研究室、生产工程与制造系统研究室、工效学与人因工程研究室。 工业工程系现有七个主要研究方向: 运筹学与运作管理(Operations Research)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广泛应用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和数学方法,通过对工程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求解,解决实际中提出的专门问题,为决策者选择最优决策提供定量依据。主要研究算法设计与分析、排队系统、调度理论、马尔科夫决策、仿真理论等。 工效学与人因工程(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人因学(Human Factors)是一门探讨人类与机器、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学问,包括生活和工作中的“人”与工具、设备、机器及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去设计这些会影响到人的事物及环境。人因学的目的是要去改善人们所常使用的器物与其所处的周围环境,使人的能力、本能极限和需求之间能有更好的配合。人因学与工效学(Ergonomics)在国际上几乎是同义词,国内所称之人类工效学一般比较关注工作场所的设计与人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体能活动相关的问题。而近年来国际上人因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不局限于工作场所或工作效率。目前开展的主要研究有可用性研究(Usability),生产安全工程,人机界面(HCI)等。 生产系统工程(Production System Engineering)   生产工程是工业工程的经典应用,其涉及的范围覆盖整个生产领域,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加工工艺与设备、工作设计、生产线设计、组织机构设计、项目管理、企业发展与创新等内容。目前在生产工程方面,除在传统的机械制造领域开展广泛的研究外,重点将在电子制造方面,如微纳米制造与生产的研究、电子制造生产线的优化等。 物流工程(Logistics)   物流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过程、批发、销售、以及回收整个链上的实物流及信息流,物流管理是以高效率、低成本以及给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对实物流及信息流实施最优规划与控制,它通常以运筹学作为基础与工具,分析原材料的采购管理、生产过程管理、库存管理、配送管理、顾客需求管理、网络与交通管理、协调机制等,物流信息化为有效地开展这些工作提供了基本保证。目前主要研究物流战略、供应链中的决策管理、物流设施布局与规划、物流中的交通优化、应用领域包括商业物流、制造业物流、固体垃圾回收物流、奥运物流等。 企业集成与信息化(Information System Engineering and Enterprise Engineering )   企业集成通过信息集成,将企业的管理经营、过程、人与组织、以及科技相结合,使之能够进行协调的工作,以优化实现由企业管理所制定的企业战略目标和使命,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关于企业集成的研究有以下三个方向:   (1)关于企业集成体系的研究   (2)关于企业集成过程的研究   (3)对企业集成系统工程实践的研究   作为企业集成的实践环节,我们把企业信息化作为工程实施,面向国内中型企业的信息化应用。 应用统计学和质量工程(Applied Statistics and Quality Engineering)   研究内容包括:材料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汽车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现场改善与效能评价,服务系统与供应链的质量,统计过程控制,职业安全与健康,6西格玛。 服务运作管理(Service Engineering)   随着服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服务系统科学的规划于运作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方向将针对各类服务系统,诸如通讯、银行、交通、医疗卫生、教育、以及政府等,运用运筹学的基本方法,以提高系统效率、降低系统成本为主要目标,开展系统建模、性能分析、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我系的科学研究自建系以来飞速发展。在运筹与物流、制造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人因工程等领域开展了研究。建系5年来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863高科技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省部级合作项目和多个国际知名企业合作项目。 接收我系毕业生单位有:   上海惠普有限公司   北京三意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诺基亚通信有限公司   博世汽车柴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   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埃森哲)   上海三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普华永道咨询(深圳)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柯马(上海)汽车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清华紫光股份有限公司   英格索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外企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世联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   银联商务有限公司   北京大田国际运输代理有限公司   富士康精密组件(深圳)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北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上海宝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钢铁研究总院   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   北京华业创新技术研究所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   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马凯投资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施奈德(北京)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麦肯锡(上海)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趋势科技网络(中国)有限公司   施耐德电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