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莱义民》的介绍?
找到两篇描述: 一、罗丹,加莱义民 《加莱义民》,青铜,208.5×239×190.5厘米,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4-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 1884年,当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加莱市当局邀请他制作一座忠魂碑。义民赴难这一事件,源出于法国的历史年鉴:14世纪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即将攻陷法国的加莱市,加莱市被英军围困将近两年,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经过双方的谈判,英王爱德华三世提出残酷的条件:加莱市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个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才可保全城市。这是法国人民永难忘怀的历史悲剧。加莱市本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中的一个,但罗丹了解到历史后,答应只收一个雕像的报酬而塑造六个雕像。 《加莱义民》分为两组,前边三个一组,后边三个一组,他们身材相似,站立在一起。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的,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迈着沉着的步伐向前走去,不看四周,也不迟疑和恐惧,他那刚毅的神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强烈悲愤与牺牲的决心。由于他的坚强,鼓动着其余的人。最右边站立的一个稍为年轻的人,皱起的双眉和紧抿的嘴流露着悲愤,两手紧握着城门钥匙,他茫然望着前方,似乎感到命运的不公平,在心中无声地抗议着。右边第三个义民,死亡使他恐怖,他用双手遮住眼睛,似乎想驱散恶梦,但仍不能避开这个悲剧的命运。左边第二个,内心表现出无比的愤怒,那举手向天的手势,不是祈祷,而是对上帝未能主持正义的谴责。他目光向下凝视,半开着的口似乎要说着什么。他身边的一个义民,年纪较轻,他似乎被迸发出的爱国热情所冲动,但由于想到转瞬间将离开人世,不免引起生离死别的悲愤情感,他蹙起眉头,摊开双手,表示无可奈何的神态。在他们身后的一个义民,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虽然后面的三个义民没有前面的那么坚定勇敢,但他们仍然为了全市人民作出自我牺牲,这种壮举同样值得尊敬。 群像富有性地被排列在一块象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这六个义民的造型各自独立,然而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组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罗丹以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在震撼着人民的心。这件作品不论其结构,和就其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文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显示了罗丹艺术的辉煌不凡。 二、加莱义民【法国】罗丹 1886年,罗丹的又一件辉煌的英雄纪念碑组雕《加莱义民》完成了。这座群像组雕标志着他的现实主义艺术的杰出成就。1884年,罗丹正埋头于《地狱之门》的创作时,接到加莱城一位朋友的来信,信上说该城正筹划建立一座忠魂碑,拟请他制作雕像。罗丹异常兴奋地接受了加莱市这一委托。内政部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出售1法郎1张的彩票,以此来筹集45000法郎,作为制作雕像的资金,并决定把铸像竖立在加莱城里。 罗丹在这尊组雕上的不朽贡献,是首次注意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表现。 本来加莱市政当局只要求罗丹制作义民之中一个叫欧斯达治·德·圣彼尔的烈士像。罗丹研究了历史,发现当时为拯救全城生命而被处绞刑的义民,除欧斯达治外还有五人,于是他决定塑造一组六个义民在交出城门钥匙走向断头台时的情景。经与市政当局再三协商,罗丹接受了只收一个像的报酬但塑造六个像的协议。义民赴难这个事件,源出于法国的历史年鉴:14世纪百年战争中,英王爱德华三世围攻加莱市,加莱城被英军围困近两年,人们因饥饿而发生恐慌,市民的生命危在旦夕。后经过谈判,双方媾和,英方提出媾和的条件是,加莱城内必须选出六个高贵的市民任他们处死,并规定这六人出城时要光头,赤足,锁颈,把城门钥匙拿在手里。消息传出后,全城一片缄默。只有欧斯达治和另外五个义士挺身而出,愿为全城人民的安全作自我牺牲。罗丹选择了义士们按照敌人的条件穿戴好,准备朝城外走去时的一瞬间,塑造了这一组雕。 《加莱义民》组雕上共有六尊雕像,前边三个一组,后边三个一组,他们身材相似,都站立着,中间一个头发稍长,眼睛向下凝视的,是最年长,最有声望的欧斯达治,他那刚毅的神情,显示了他内心的强烈悲愤与牺牲的决心。左边站立的一个紧闭双唇,两手紧握城门钥匙,显得情绪激动,为拯救市内民众,他视死如归,步子走得十分坚定。右边的一个身体转向右侧,略微抬起右手,似乎在对旁边的人说着什么,或鼓励对方在死亡面前抬起头来。后边一个两手抱头,陷入无比的痛苦之中。另一个年纪较轻的,用手遮住眼睛,眉宇间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怖。最后一个人最年轻,显得情绪有点踌躇,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不安。群像富有戏剧性地被排列在一块象地面一般的低台座上。这六个义民的造型各自独立,然其动势又相互联系着。组雕是一个整体,是一种充满着可歌可泣的义举形象的整体。 当时,市政当局看了《加莱义民》的草稿,认为感情过于悲痛,希望罗丹修改。但罗丹不满足于通常作英雄纪念碑的惯例,他力图再现当年事件的真相,把人物真实的内心世界告诉后代人民,因此没有作大的修改。后来由于资金不足,一再拖延,直到十年后的1895年,这座组雕才在加莱市的里席尔广场上正式揭幕。由于台座很低,按罗丹的要求,雕像直接安放在广场地面上,于是六个义士就象当年在街上行走时一样,对人民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可是组雕问世后,罗丹的艺术再次导致社会的激烈争论。这说明一个有创造性的伟大艺术家,其艺术道路上的每迈一步都会遭到保守势力的非难。尽管如此,《加莱义民》在现实主义艺术史上的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 有人说,罗丹的艺术在现实主义范围内是特殊的,它不是一种纯粹的学派,他的荣誉迟迟到来也就在此。可是《加莱义民》却向我们提示:罗丹那种彻底逼近真实和深入探索的精神,那尖锐的心理刻画和强烈的性格表现在震撼着人们的心。这件作品不论就其结构,或就其对纪念性形象的理解,以及对英雄人物的阐述,都具有革新的意义,显示了罗丹艺术的光辉不凡。 以十年辛劳塑造成的《加莱义民》组雕,将永远成为罗丹的纪念碑!雕像制作的年代为1884~1886年;青铜铸件尺寸为208.5×239×190.5厘米,现在法国加莱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