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各位同仁帮帮忙,被几个常识性的问题给弄糊涂了!谢谢判
判断: 1、物质的特点是:稳定性,普遍性,可重复性。 2、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社会救济是最后防线。 3、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一年。 4、刑法的类推制度是在1995年刑法中废除的。 5、宏观调控手段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为辅。 计算: 6、一个车队有三辆汽车,担负着五家工厂的运输任务,这五家工厂分别需要7、9、4、10、6名装卸工,共计36名,如果安排一部分装卸工跟车装卸,则不需要那么多装卸工,而只需要在装卸任务较多的工厂再安排一些装卸工就能完
1、问题,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那这个题是错的,做在运动是不可重复的。 2、这个没问题。是对的。 3、没错。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4、错的。1997年3月修订《刑法》时正式废除了有罪类推制度 5、没问题。很多次政府的工作报告都有提过,多了解新闻就不难知道。 6、这题本来就是个烂题,题目本身就说的不清不楚,没选项就更不用问了,我告诉你最少只要10个,可实际上题目的选项是没有的。 7、这里我就有必要提醒你了,你认为公考题不需要给出选项的吗?如果你的结论是是的话,那么其实你我可以说你做题绝对不可能快。 这里,两个人第三次相遇,跑了8分钟,每分钟丁多跑6米,共多跑48米,那么最短就是中点过48/2,也就是24米。 8、典型的吃草问题,也算相对直接简单的。选项的问题上面说过了。 10人3小时3*10=30 5人8小时5*8=40 故5小时进水10,每小时进水2 原水24 2小时淘完要人(24+2*2)/2=13人 所以说做题不等于死板,第七题,看明白了吗,过中点24米,也就是离起点200米的地方24米,一是224米,一是176米,短的就是176。而175米的答案,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是过中点,因为环形相遇,自然分奇偶次的,打比方一个矩形的话,那就是第一次相遇在对边,第二次在起始边……,类推。 运动自然是不可重复的,这个牵涉一个运动的四维性问题,第四维也就是时间。 经济还是法律为主要手段的问题,其实这本来就是个主观问题,就好像辩论要填饱肚子是要以米饭为主还是面食为主一样,对于这种理论上的东西是没必要争论的,既然政府报告是这样写,那就是这样咯,我们还没必要也没能力就政策问题去讨论,所以这题仅仅是个常识性知识问题而已,知道为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 至于选项的问题,我就再说一次了,你认为选项打出来麻烦,那仅仅说明一个问题,你不重视选项的作用,少了这个选项,你就少了太多的做题方法,没有选项的题,跟数学题区别并不大,公考题正是因为他具备选项才成为了能力测试题。 行政能力测试之所以叫行政能力测试,是因为这个考试是考查能力的,数学计算只能算知识,够不上能力考察的标准。结合这个我来说一下第六题,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最少是10人,我只要安排三辆车(或者一辆两辆都没关系,题目没有对怎么用车做任何要求)顺序去为每一个厂运就可以了,最多的厂只需要10个人,那不就是10个人就够了吗。26人?我也可以做出比26更少的结果:一辆车10人,负责10、9人的两个厂,一辆车7人,负责7、6人的两个厂,一辆车4个人,负责4个人的厂。那总共就是21个人。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这个题是烂题,他根本考查不出能力,能做出26人的倒不是考查出能力了,而是反映出了死板。 所以,你连考试是考察什么都没搞清楚的话,是没办法有针对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