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风水方面的问题中国先民曾对大地、河流等可能做过的顺应改造,在
中国先民曾对大地、河流等可能做过的顺应改造,在阴宅或阳宅形胜中有何体现?
你好:   推荐一篇文章:中国风水概论(形法部分)   “风水学”从先秦《日书》中记载的卜居活动起,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研究风水,就是想借改善生存环境来提高其质量。早期先民的聚居环境,大都是选择在背山、面水、向阳之处,这从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遗址或其他古文化遗址中,也可以找到佐证。聚落选址,既要取水方便,又要能防水患;既要交通便利,又要有御敌功用;既要藏风聚气,又要采光良好;所以山环、水抱、向阳之处,便成了理想的择居环境。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环境生气特别旺,各种动植物的长势也比其他地方要好。风水学家郭璞在其《葬经》中说:“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样就把风水学的主要目的,界定在“聚气藏风”这个层面上。一个气旺的地方,万物欣欣向荣,人也因受到旺气的作用而兴旺发达。 先秦以后,先民在寻求好的气场的同时,有了对地势、地质、水源、阳光、空气、植被、交通、气运等的进一步认识。《诗·大雅·公刘》中说:“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郭璞《葬经》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从而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为体,以气为用的风水理论。我国的“易经”是一部专讲阴阳的著作,它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分成阴阳两个方面。“风水学”是从“易经”里派生出来的,所以其核心也离不开阴阳,即研究看得见之事物(有形世界之事物)和看不见之事物(无形世界之事物)对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和影响,不单是对人的客体(肉身)而言,也包括了人的主体(元神)。中国“风水学”有两大流派:形法派和理气派。形法派(峦头派),从看得见、摸得着的阳性层面入手,来阐释环境对人的作用;理气派(理法派),从看不见、摸不着的阴性层面入手,来描述环境对人的影响。形法派重阳,主张阳中求阴;理气派重阴,主张阴中求阳。 形 法 类 就阳宅风水而言,形法主要研究住宅内外之布局情况。室外形法主要分析住宅周围的山川、城镇、道路、房屋、树木等的布局情况。室内形法则着重探讨卧室、客厅、书房、厨房、洗手间、门窗及各类摆设的布局情况。研究形法(峦头),是以六识为基础而展开的。一眼识,通过眼睛来对形、色、光、气等进行综合分析。二耳识,通过耳朵对音波的长、短、圆、尖等进行综合分析。三鼻识,通过鼻子对空气的清、新、腐、臭等进行综合分析。四是舌识,通过舌头对水土的甘、爽、苦、涩等进行综合分析。五是身识,通过磁场、气场对人体带来的轻、安、闷、闭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六是意识,通过潜意识对其周围存在的阴性物质进行综合分析。但六识的运用却离不开易学、美学、气学、心理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伦理学、地质学、地理学、建筑学、物理能量学等作为理论上的支撑。一、风水中的阴阳学说阴阳理论是整个风水学的关键所在,风水学所关注的问题,也就是阴阳的和谐与否。阴阳和谐了,风水就好;阴阳不和谐,风水就有问题。怎样才能知道阴阳是否和谐呢?我们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明与暗、动与静、刚与柔、开与合、曲与直、主与客、前与后、左与右。一切事物只要阴阳协调了,就会给人带来美感,产生好的作用;如果阴阳不协调,就会给人带来厌恶感,造成不良的影响;人是这样,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要了解阴阳是否平衡、协调,就只有通过我们的眼睛去“看”去“相”,这就是古人所讲的“相其阴阳之和”。(一)明与暗的和谐 早期的阴阳概念就是明与暗,明者为阳,暗者为阴。明与暗的和谐,也就是阴阳在某一方面的和谐。阴阳和则化生万物,阴阳不和则灾咎百出。阴阳和则谓之得神,阴阳不和则谓之失神。《灵枢·天年篇》中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我们这里所讲的明暗,是对住宅的采光状况而言的。住宅要求其光线不过明或过暗,内外通过其过渡带而形成协调。住宅内外的光线又不能形成很强的对比,如果反差太大,谓之明暗失调。住宅如果太明,受酷日照射的时间过长,面积过大则伤神;伤神则容易使人情绪不安,不能适应环境之变化,财运不佳,事业受阻,或易患心脑血管、肝脏等方面的疾病。住宅如果太暗,长年处在无日照之地,阴暗之处,则伤魄;伤魄则容易使人四肢无力,情绪低落,遭人轻视或易出阴私暗昧之事,怪异之事,事业上不顺或易患肾、支气管、肺、风湿等方面的毛病。光线的明与暗,对我们的潜意识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太明,一览无余,使潜意识有过分暴露之顾虑;太暗,阳光不足,使潜意识有恐惧压抑之感觉。太明、太暗都会使潜意识不安。潜意识不安,就会发生调控失灵而出现灾祸与不顺。(二) 动与静的和谐 《发微论》中说:“山本静,欲其动;水本动,欲期静。”又曰:“山以静为常,是谓无动,动则成龙矣;水以动为常,是谓无静,静则结地矣。”风水学认为山是静的欲其动,水是动的欲其静。这是“易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思想的具体运用。风水学认为择居环境必须有山有水,有动有静。静中含动谓有生机,动中含静谓有常态。要避免动无制而为祸;静无气而致死。在城市中我们可以把道路比喻为水,把周围的房屋建筑比喻为山。道路是动的,但车辆不要太多,流速不要太快,不要有噪音;房屋建筑是静的,但姿势要有活力,要有生气,要有动感。此乃动中求静,静中求动矣!《灵城精义》又云:“朝案要静,开面朝拱,而无压逼走窜;龙虎要静,内向怀抱,而无他顾飞腾;水城要静,绕环凝聚而无反背冲激;穴场一脉活动而有精神。”我们若居住在欲静而不静之地,则人口不安;若居住在欲动而不动之处,则气运衰微。一定要动静适宜,才能家道兴隆。(三) 刚与柔的和谐 《发微论》曰:“天下之理中而已矣,太刚则折,故须济之以柔;太柔则弱,故须济之以刚;刚柔相济中道得矣。”就刚而言,山势陡峭为刚,水势湍急为刚,酷日无遮为刚,八风交袭为刚……;就柔而言,山势逶迤为柔,水势平缓为柔,阳光温和为柔,清风徐徐为柔……。 《发微论》曰:“禀刚性急,此宜穴于缓处,若复穴于强急之处,则必有绝宗之祸;禀柔性缓,此宜穴于急处,若复穴于低弱之处,则必有冷退之患。”此言选择环境地形要刚柔相济,刚处用柔,柔处用刚,若悖此理,则祸患无穷矣。 太刚的家居环境易出武夫、莽汉、凶悍之徒、血光争斗之事或与人不和;太柔的家居环境易出无能之辈、怕妻之人、小人、或在社会上易受人压制、难以出人头地、做事前瞻后顾等。(四) 开与合的和谐 易曰:“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此则专讲开合和谐的重要性。中国风水在择居时,讲究前开后合左右护卫。住宅前面要求其空间比较开阔,地势比较低,布局比较虚;住宅后面要求有依靠,地势比较高,布局比较实。前面开阔,能够很好的享受阳光空气,又能够使自己的视线得到很好的延伸。在城市里如果空间受到限制的话,风水师一般都采用“风水过白法”进行处理。后面的高、实、合,一方面能挡住西北方,北方、东北方的刚风袭击,又可以藏风聚气,另外,还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一个好的家居环境,其周围的布局(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及住所的门窗都应开合得宜。不宜太开、太散,也不宜太合、太闭。采光良好,而不遭暴晒;通风良好,而不遗漏无余。如果居所的后围左右太开、太敞、太散,居住在其中的人就容易出现漏财、散财、事业上心有余而力不足或易受小人陷害等。如果住所的前面左右太合、太闭、太塞,居住在其中的人就容易出现时运不畅、在社会上打不开局面、女人易患妇科疾病等。 易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这里专门讲了从阴阳和谐、开合得宜之中,可以体察到天地之性情,神明之好恶。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此类过开或过合的家居场所,不懂风水学以前,虽然讲不出其中的道理来,但也可以感觉出其中的不协调、不和谐。其实和谐是一种美感,美感是人人都有的,只是一般人不能把它理论化而已。任何家居环境只要美感强,就一定有其和谐的内在规律可寻。(五) 曲与直的和谐 《易象图说》中说:“在城的四角竖四柱以定四周。城为四方型,方九里,城南北为经,东西为纬。”这里所讲的经纬就是直线,城中还有中轴线,如北京的故宫,就是以中轴线为中心,向两边进行布局的。这样城郭、房屋都按直线的规律进行布局。直线给人的感觉是方正、严谨、秩序,如无曲线对应,就会形成呆滞、僵硬、消沉的景象。古时候的聚落,一般都选择在山环水抱的曲线环境之中,形成曲与直的对应和谐。古人通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山环水抱的场所能聚气藏风,是较理想的生态环境。山环水抱是圆是曲,有圆有曲就必须有方有直来与之对应。再者曲线给人以动态美、阴柔美;直线给人以庄重美、阳刚美;二者结合就组成了一道优美和谐的风景。古人认为直须方正,忌无收(忌直去无收);曲须环抱,忌反弓。无直则不立,无曲则不活。无直则伤肝,无曲则损肾。只有曲直和谐的聚落或家居环境,方能对人产生良好的作用。(六) 主与客的和谐 我们在研究风水时,一定要把主、客的关系审辨清楚,就象画画和摄影一样,主要场景和次要场景一定要摆好位置,要以次要场景对主要场景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和加强主要场景的气势和地位。任何场景都有它的主位和客位,大场景有大场景中的主位和客位,小场景有小场景中的主位和客位。这就是《易·系辞上》所说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主位说即中心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中心,如中国以北京为中心为主位,其他省份则为客位;每个省以省会为中心为主位,其他市(地区)则为客位;每个市(地区)以政府所在之处为主位,其他县(区)则为客位……… “风水学”推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为主位,以其他一切环绕着主位的场景为客位。这种主、客关系,实际上就是中国主、从文化的具体表现。主、从文化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这从城市的布局、房屋的组合,帝王的仪仗、会议的座次、家庭的结构等等,到处都可以找到踪迹。只有主、从(主、客)协调了,社会才会繁荣昌盛,家道才会兴隆顺畅。 风水讲究主位、客位的和谐协调,客位不能震慑主位,应该对主位相向有情。一个择居环境如果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对主位呈拱揖、相向、朝拜、环护之状,则谓主客有情;如果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对主位呈压、冲、逼、反、背等兆,则谓主客不和。主客有情则家道兴隆;主客不和则定见灾殃。因此,一个好的择居环境,其主位一定要受到客位的眷恋、护卫、朝拜,万万不可受到客位的摧残和伤害。主位若受到了伤害,则可依据其对应的五行八卦之属性,来查明其休咎。(七) 前后、左右的和谐 《灵城精义》云:“古人建都立国南面而治位于四正,正以乾南坤北天地之位,离东坎西日月之门,于天道为正,于地势为宜。”《阳宅撮要》中说:“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入眼好看为吉。”这里除了对住宅本身的平衡、对称有所要求外,还对其周围的山、水、地势、建筑等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风水学要求其左青龙、右白虎必须护卫有情,形成左右对称;其前朱雀、后玄武必须呼应得当,形成前后对称。要求住宅前面要低、要虚、要开阔,后面要高、要实、要合重。前后左右的对称便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美。美是风水学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没有美就没有风水,美的环境,是人们在择居中考虑的第一要素。人们既使不懂风水,只要懂得欣赏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到风水的益处。哪里不和谐不美,哪里就会出问题。问题是什么?只要将其所含的五行八卦之属性一推,就会昭然于目。(八) 对称与破缺的关系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找到与它相对称的事物,如:天对地、日对月、山对泽、风对雷、水对火、男对女、老对少、左对右、上对下、春对秋、夏对冬等等。但其对称性如果到了一定的极值,就会出现一种无可奈何的破缺。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三百六十五天六时九分九秒,按一年十二月却无法均分;地球的自转轴不正,向内倾斜了二十三点五度;天干地支相配有两个地支落入空亡等等。这些现象都好象是造物主有意为之,意欲给完美的对称加一点点调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六时九分九秒而经置闰给历法带来了生气;地球轴的倾斜,使人类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地支的落空现象,使六十甲子得以诞生……。 在风水格局中,虽然对住宅周围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对称性要求很高,但同时又讲究用一条活水,从西北方向的天门流向东南方向的地户,来打破这种平衡和对称的格局。对称性使一个系统(格局)更加完美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偶一破缺,却又能让本系统(格局)有了一个与外部联结的纽带,将外部的活力和生气融入到本系统(格局)中来,使整个自洽系统不致呆板、僵死。这个破缺点,在理论物理学中人们把它叫做 “奇点”。“奇点”是活力的源泉,是外部信息(外气)的入口。 没有对称便没有规律,没有完美;没有超对称所造成的破缺,便没有变异和活力。如果要让完美的事物生龙活虎,就必须在适当之处加一点点破缺。破缺得宜,则居者兴旺发达;破缺失宜,则居者灾祸丛生。欲知祸福之象,须在其破缺处用五行八卦进行推度。二、风水中的气学理论 气学理论和阴阳思想,可以说是中国风水学的灵魂。没有气学理论和阴阳思想,就谈不上中国风水。阴阳为体气为用。可见在实际运用中,气的作用还要普遍一些。中国风水师寻龙探脉,寻找好的风水宝地,其实就是为了寻找一个生气凝聚之地,也就是为了找“气”。 “气”用现代话来说,也可以叫做“以太”、“场”、“力”、“波”等等。它无影无形,但却对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起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越是往细里分析“气”,解释“气”,越是说不清道不明。“气”像老子说的那样:“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不可以捕捉,但可以感觉。 “气”到底是什么呢?究其根源,它是宇宙未分前的一种状态,是万物的根本。张载的《正蒙·太和》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在天地未分之前,天和地只是一团由阴和阳组合而成的气。随着这团气的运行变化,《淮南子·天文训》云:“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此后虽然天地分离,但阴阳之气却是时时在相互感应,阴离不开阳,阳离不开阴。古语云:“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除天空中流行的天之阳气和地底下流行的地之阴气外,天空中也有阴气,地底下也有阳气,此乃阳中之阴和阴中之阳。我们的风水学家们所苦苦寻找的“生气”、“旺气”,其实就是这个阴中之阳气或阳中之阴气。(一) 依形势辨其气 《青乌先生葬经》说:“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气乘风散,脉遇水止。”《管氏地理指蒙》云:“水随山而行,山界水而止,界分其域,止其逾越,聚其气而施耳。”是说地中有吉气,此气随土而起,伴脉而行,遇水则止。水止之处,就是古人为之寻找的气场,有如人体的穴道。古人注重气,不单注重地之生气,也还注重天之生气。只有“天气纳而地气归”之处,才称得上是最好的风水宝地。山脉遇水之处,可以凝聚地中生气,使其不致飘散;但山环水抱之地,更可上纳天气,下聚地气。我国古代的大城市,一般都坐落在山环水抱之中,或曲水弯里。坐落在山环水抱之中,或曲水弯里的城市,一般比没有坐落在山环水抱之中,或曲水弯里的城市要繁荣发达得多。这些我们可以从一些大城市的地理布局中得到验证。在城市里,我们可以把道路视作河流;把房屋建筑视作山脉。道路如果在住宅前方有东西朝抱之势,且无噪音和灰尘;住宅后面又有高楼呈环抱之状,挡住西北方、北方、东北方之刚风,则也可以视作聚气藏风的结穴之所。(二) 依光色辨其气 一个好的聚居环境,应该没有灰尘、烟雾,空气比较纯净,而且还应是“天气纳而地气归。”《阳宅十书》云:“凡宅居滋润光泽阳气者吉,干燥无润泽者凶。”《葬经翼》云:“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霭霭,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未休。”这里对“气”作了比较形象的描写。生气旺的地方,空气中的水分不一样,光波不一样,周围的树木、流泉、土壤、砂石都不一样。我们练过内丹的人,可以通过看“光”来选择气场。当我们进入其恍兮惚兮的状态时,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气”的形状和颜色。生气旺的地方,可以看到或明亮轻盈之气,或青红相浸之气,或红紫相依之气,或紫黄相间之气,或五色之气等。生气不旺的地方,又会看到或青色之气,或红色之气,或白色之气,或黑色之气等。我们的古人把对人类生存有利的气,叫做“生气”、“旺气”,其实就是阳中之阴气与阴中之阳气;把对人类生存不利的气,叫做“衰气”、“死气”、“煞气”,其实就是太盛或极弱的阴阳之气。阴气和阳气本身并不存在好与坏,吉与凶,关键是要协调和谐。阴阳之气协调和谐则为吉;不协调、不和谐则为凶。我们生活在地上,地是由阴气凝聚而成的,故阴气特别旺。阴气旺则须用阳气来调和,阴阳和则万物生。“易”虽分其阴阳,但又讲究阴阳之感应对待;又强调阴中必须要有阳,阳中必须要有阴,象太极图阴鱼中有一白点,阳鱼中有一黑点一样。我国风水学所追求的气场,其实就是太极图阴鱼中的阳眼(白点),或阳鱼中的阴眼(黑点)。古人通过长期实践发现:青色之气,主惊恐与忧虑;红色之气,主血光与火灾;白色之气,主兵戈与孝服;黑色之气,主疾病与淹滞。又青色属木对应人的肝与胆,红色属火对应人的心与血管,黄色属土对应人的脾与胃,白色属金对应人的肺与皮肤,黑色属水对应人的肾与膀胱。我们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一定要选择对自己的五行属性有利的气场,避开对自己的五行属性不利的气场。(三) 依水土辨其气 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气既然“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我们就可以从“象”和“形”上去细细品味其气之情状。如相水土,土之颜色以红黄为上吉,青黄次之,灰白或灰黑为凶。水则以澄碧柔软为上吉,清澈明亮次之,浑黄或暗浊为凶。臭之舔之,水土都以清新、甘爽为吉,苦涩、腐臭为凶。不言自明,吉者必定蕴含着生气与旺气;凶者必定隐伏着死气与煞气。土入中庭,不吉则伤其脾胃而殃及全身;水归下府,不吉则祸于肾脏而损其根本。另外,古代还用挖填法、称重法、捏摸法等来检验土质的好坏。土质好,其气场必然也好;土质不好,其气场也就肯定不好。现代有科学仪器对其进行检测,当然会更加可靠一点。(四) 依声音辨其气 《发微论》云:“欲向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不欲动愈动,静愈静。”动中求静,是欲向躁动的人世间寻求一块清静之地;静中求动,是在这块清静的环境中,还未断绝鸟语人声。太极图阳鱼之黑眼,可谓动中求静之地也;太极图阴鱼之白眼,可谓静中求动之处也。不欲动愈动,要求人们避开集市、工厂、娱乐场所等一切噪音之源。一切过动的噪音,都是因为其音频或过长、或过短、或过尖、或过急、或过高、或过乱导致的。这种噪音使气场紊乱,产生煞气,从而危害人的心、脑、血管等器官,扰乱人的清明之本体,给人带来无穷的祸患。不欲静愈静,同时又要求人们避开毫无生机的死寂之地,过静之死寂会导致气场衰微,衰微之气不但无益于人,反而倒吸人之生气,给人造成损耗。好的风水宝地,人们用耳朵也可以时时享受到太极冲和之气的滋润。(五) 依感触辨其气这个方法,是要我们用身体对周遭环境进行感触。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打开全身的毛细孔对周遭环境进行感受,身体就会出现或清爽、舒适,或闭塞、慌闷等感觉。这些感觉就是气场对人体作用的表现。我们的感觉好,说明这里的气场好,有生气或旺气;我们的感觉不好,说明这里的气场不好,有死气或煞气。因为每个人皮肤的灵敏度不一样,所以感觉的程度也会不同。感觉最明显的应该是小孩、妇女和好静之人,因为他们的触觉相对来说要比一般人灵敏一些。我们还可以用释放潜意识(元神)的办法,来对事物进行感触。只要进入到那种无人、无我、无物之状态,潜意识(元神)就会被释放出来,它一被释放出来,我们就能够对事物了如指掌,但这种要求很高,常人难以做到。常人能够做到的是在无意识之间,或恍恍惚惚之间捕捉自身的一些突发性感受,这些感受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六感。一旦第六感出现了,不管它是好是坏都不要轻易放过,因为它非常的灵验,它标志着元神在向识神传递吉凶祸福之信息。元神是无所不知的,它所传递的信息也是非常可靠的。平时之所以体悟不到它的存在和作用,是因为我们的中枢神经受控于识神之缘故。三、风水中的心理学 风水学名义上是讲外观环境选择的学问,其实也是讲内观心性的学问。心、身、境本来就是一个大缘起,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不可分离的依存关系,因此我们在研究时,就不能只单一的讲哪一方面。《周易参同契》云:“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它这里所讲的魂与魄,就是元神和识神。识神相当于我们的浅意识,元神我想用比较接近它的“潜意识”这个词来代替,这样人们可能容易接受一点。我们的身体就好象是一部汽车,而潜意识就象是这部汽车里的驾驶员。如果汽车行驶安全,驾驶员也就安全;如果汽车在行驶中出了事故,驾驶员也要遭殃。驾驶员和汽车是连在一起的,同样潜意识和它的客体(肉身)也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在选择居住环境时,不单要考虑其肉身的喜好;也要考虑其内在的主人(潜意识)的喜好。汽车行驶一段路程后,要进行保养;同样驾驶员也要稍事休息。驾驶员(潜意识)休息好了,就能很好地维护和使用它的汽车(肉身)。驾驶员(潜意识)休息不好,它所开的汽车(肉身)就很容易出问题。 (一)潜意识的安全欲求经研究发现,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都对陌生领域、不安定因素、危险事物存在着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只是在程度上,因人之不同,而有强弱之差别而已。打个比方,如果某一个人不经意间,把手指向我们眼前划了一下,我们的眼睛就会不自主地眨一下,神经肌肉也会不自主地紧一下。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防范意识都非常强,稍有一点异常现象就会警觉起来。 驾驶员要把汽车停放在安全、舒适的地方;潜意识也是一样,也要为自己的肉身选择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栖息场所。一个人的浅意识和肉身能够不在意来自外界危险事物之迹象,但潜意识却不能,它非常的警惕,也非常的脆弱,一看到外界一点点危险事物之迹象,就惶惶不安,方寸大乱,从而给肉身带来灾难与不幸。 我们且看风水学中经常提到的八煞: ①射:尖角物体或山势、河流、道路等,所呈现的尖角形状,有对住宅的大门或窗户射过来之意象。 ②探:山势或其他物体,象人探头探脑作窥视之意象。 ③冲:道路、河流或其他物体,有向住宅大门直冲过来的意象。 ④破:山势、地形或其他物体,有被砍破、打破的意象。 ⑤压:住宅周围的地形、山势或其他物体,有向其住宅压过来的意象。 ⑥断:住宅或周围景物,有被斩断的意象。 ⑦反:住宅周围之山川、景物等,有反身叛逆的意象。 ⑧走:住宅周围的山川景物等,有去而不睬的意象。以上八种煞,除了美学、气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一些因素外,主要原因,还是其意象对潜意识(元神)构成了威胁。风水学讲究给潜意识营造一个安全、稳定、舒适、美丽的居住环境。潜意识虽然神通广大,但又十分脆弱、敏感,只要有一点不安全的迹象,就会受不了。其实与宅门相对的山体、尖角物、道路、桥梁、剪刀形叉路等并不会压过来,射过来,冲过来,剪过来。这正如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子弹的枪对着你一样,你的内心深处,你的潜意识还是会感到不安的!同样的道理,山体、尖角物、道路、桥粱、剪刀形叉路也会使你的潜意识感到不安。潜意识一有不安,就会发生调控失当而导致灾祸。(二) 潜意识的情意欲求 《发微论》云:“凡相对如君臣,相待如宾主,相亲相爱如兄弟骨肉,此皆向之情也;凡相视如仇敌,相抛如路人,相嫉如冤家逆寇,此皆背之情也。”又云:“其向我者,必有周旋相与之意;其背我者,必有厌弃不顾之状。”这是说风水学对住宅周围的各种布局,喜其相向有情,恶其反弓无义。其实这种对情意的欲求,就是从潜意识中生发出来的。有人在一个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都相向拱揖有情的环境里,和一个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都反背昂头无情的环境里进行变换练功,结果发现有情的环境,潜意识能够很好的舒展;无情的环境,潜意识显得惶恐不安。 《易·乾凿度》云:“物感之动,类相应也。”感而相应,实为有情。八煞中的反(反身而去),走(侧身而走)是无情之势。无情之势,必然会对宅主人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情”是连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物我的纽带;“情”也是连结潜意识与客体(肉身)的纽带。世界上如果没有这个“情”,阴阳无法相合,万物无以得生。 ......        再见